林子博这人,回头看,最尴尬的不是他回来了,而是他回来了还摆出一副架子。说白了,他回来那模样,就像当年口口声声说“再也不回去”的人,三年后拎着泡面敲门,还非得说自己是“旅游散心归来”。
要是真混得风生水起,谁愿意回来收580港币一张的门票,开个粉丝见面会自我感动?你要是早点低调点,观众也不会老揪着你当初嘴硬离开的事反复算账。整个事情,不是观众玻璃心,而是你自己太想两边讨好——一边想拿英国那边的自由滤镜,一边又想回来蹭蹭香港的情怀热度,结果两边都嫌你多事。
当年你走得多决绝?老婆重病,TVB不续约,你说得自己像个被遗弃的好人,搞得全网拉票、捐款,连张卫健都出来撑场,观众信你,媒体怜你,大家真心实意为你一家流泪。然后你说要离开,说香港不适合你生活,说TVB没人情,说英国生活公平,说英国人不看不起你……连句“谢谢帮过我的人”都没提,生怕自己不够彻底。
展开剩余77%结果两年过得不顺?又开始唱“香港节奏才适合我”,“花粉不过敏真舒服”,还带着女儿回来找工作,整套“港漂回归计划”演得那叫一个精彩。你要回来无妨,但别演戏,真别演了。
你现在的状态用一个词形容:混不下去了。说是粉丝见面会,其实就是试水收割情怀。你以为观众真想听你讲你在英国吃啥?谁稀罕你说“生活难、文化隔阂”?观众真正想知道的是——你当初是怎么走的,现在又是怎么回来的。
你还想靠当年“苦情丈夫、国民好人”的老戏码翻红?别傻了,现在情怀都被算成克数卖,你那旧剧本早过期了。观众不记仇,但记性超好。你当年走得狠,说自己倾家荡产,可实际上移民、读书、买房全安排得明明白白。钱哪来的?大家心里都有数。
你一句解释没给,反而回头踩TVB,嘲讽观众“太敏感”,还和立场有问题的艺人连线直播,差点举牌说“我走得光明正大”。现在回来,全删了,改口“其实我一直想回来”,这套翻来覆去的套路,真是让人看着拧巴。
观众没必要不欢迎你,但你得讲清楚——你回来是认命,不是升华。女儿也带回来了,说在电视台实习。那当初把孩子带走是为啥?这不是移民,是走一步看一步。女儿小时候拍戏,现在回香港重新开始没问题,但别总把她当“顺利回港的正面范例”摆出来,观众不是你们家的情感银行,不用为你们的决定反复感动。
说句难听的,你现在办见面会赚的票钱,不是粉丝“支持你”,是“看你笑话顺便给你点体面”。你真有骨气,就别收钱;真想赚钱,就别装人设。可怕的是你又想赚钱,又想被原谅,还想感动全场。你不过是港圈小演员,不是Netflix编剧,别再自己演自己了。
看看现在连港媒都不买账,直接问你:“是不是为了回港铺路?”这个问题难听但没错。你自己做得太满,脸上写着“我回来给自己一个机会”,嘴上却说“我从没离开”。这态度,叫“回锅”,不是回归,而且还凉着呢,别急着撒调料。
你真想收场,不难,方法也简单——承认一句:我当初看错了,以为换个地方能重新开始,结果不是那么回事,现在回来想重新上路。就这一句,胜过你说一百句“花粉没事了”,“节奏更适合我”。说了这句,可能还有人愿意听你唱两句老歌。
但你偏不,非要把自己打扮成“成熟男人外闯后对故土的眷恋归来”。哥,你不是徐克拍的《倩女幽魂》,你是TVB拍的“不速之客”。说到底,你最大的问题就是活得太像剧本,进退套路,眼泪安排,回来本该是悔棋一招,却搞成了卖票自嗨秀。
观众不怕你回来,怕你回来还带着“我是受害者”的老剧本。你都54岁了,别活得像还在试镜。总结一句:回来可以,演戏就算了。这年头没人关心你过得咋样,大家只在乎你说话是真是假。你都这么大岁数了,早该明白:不演,才值钱。
发布于:江西省网络股票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